打印
连日来,我省广大工会干部、劳模工匠、职工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全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全会通过的《建议》是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昂扬的斗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大连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曹福韬表示。截至8月,大连市技能人才总量达104.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1.5万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目前,市总工会正全力推进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和“劳模工匠创新智库”创新项目、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各类竞赛等总结评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曹福韬说:“市总工会正在研究制定‘大连工匠人才培育三年实施方案’,通过制度保障与资源倾斜,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
“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这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更加坚定了我们深耕高端制造的信心。”辽宁中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光言语中透着振奋。作为专注门窗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企业投资超亿元的盘锦数字化工厂投产,实现了生产智能化、车间数字化、职工队伍专业化,生产效率与品质显著提升。在企业转型中,工会既是权益保障“守护者”,更是发展“助推器”。陈光表示,工会将联合技术部门开展智能化设备操作、数字化系统应用等定制化培训,计划每年培训超300人次。同时,搭建竞技平台,常态化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在强化权益保障方面,公司工会将建立职工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挂钩机制,让职工在企业转型中得实惠、有干劲。“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落实全会精神,以更实举措引领广大职工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助力企业成为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引领者。”陈光说。
“全会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实践与这一部署很契合。”刚结束跨企业技术“会诊”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首席技师王尚典说。作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他对全会提出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求体会尤深。去年,他领衔的创新工作室与董磊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联盟。今年,他们联合企业多部门,攻克了南蒸馏换热器法兰密封面修复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全会为技能人才进一步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王尚典表示,如今,占地1600平方米的联盟基地正加紧建设,将成为集攻关、培训于一体的创新枢纽。今后,他将依托联盟拓展跨行业协作,聚焦石化设备智能化升级,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联合攻关的实效,用“联创”力量筑牢能源安全屏障,以匠心践行产业报国初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让沈阳工匠、方大集团北方重工设计研究院新产品研究所所长、新产品专业总师赵绪平备受鼓舞:“未来五年是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对我们来说这既是重大机遇,又是沉甸甸的责任,必须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前沿开辟新路。”谈及未来的发展路径,赵绪平表示,他将利用数字孪生、仿真模拟等先进技术,聚焦深部金属矿山装备等领域,带领青年技术工人在智能掘进、绿色开采等方向持续攻坚,永葆“择一事终一生”工匠本色,厚植科技报国情怀,打造更多大国重器,为辽宁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为我们做好社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街道凯旋社区党委书记徐宁表示,“十四五”时期,凯旋社区治理体系与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党建引领格局全面形成,“两邻”理念深入人心,民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浓厚。展望“十五五”,徐宁表示,凯旋社区将围绕“打造党建幸福社区样板”总目标,力争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公共服务优质化、社区环境宜居化、社区文明和谐化。今后,社区将重点在4个方面发力:在“强基铸魂”上实现新突破、在“品质提升”上达到新水平、在“平安宜居”上展现新作为、在“创新赋能”上塑造新优势。具体包括实施非公党建提质增效行动、做优“惠帮企”品牌、探索智慧养老、深化舒心就业、推进“零纠纷”社区建设、推动“幸福联线”婚恋服务与家风建设深度融合等,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全会提出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全国自强模范、外卖配送员王哲倍感温暖,他说:“‘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等内容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工会的每一项贴心服务上,尤其是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细微守护中。”王哲表示,正是国家对民生的持续投入、工会组织的精准服务,让包括他在内的新业态劳动者有了归属感、幸福感。今后,他将以全会精神为行动指南,听党话跟党走,在立足本职岗位,用高效服务传递温暖的同时,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做城市文明的践行者和宣传员。“我会和千万新业态劳动者一起奋力前行,为实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王哲说。